川美要闻
建筑艺术系:培养具有当代艺术视野和空间艺术素养的建筑学和风景园林设计创作创新型人才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5日 09:20   作者:袁月、李皓   来源:党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    浏览:

很多家长会问川美的建筑跟重大、清华的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没有区别,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川美的建筑系是美院背景,而其他的是综合院校背景。因此,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向会做些调整,我们培养的人是要做创作的人,不是设计系统中的一个螺丝钉。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带来人文精神,带来空间创作、空间批评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的特色就在于既有严谨的设计,同时也有人文的情怀和艺术创作的突破。有什么样的环境激引你的血统,你就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川美的血统是建筑系的血液,对西部关注主题的热爱是我们的土壤,可以从建筑学的角度去关注村落的改变。学生都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发展的,学生本身经验不足,出错很正常,但是他们的创新性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建筑艺术系主任 黄耘教授

建筑回归艺术,创作呼应时代

建筑艺术系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跨学科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学校唯一工学门类的系科,现有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两个本科专业。

建筑艺术系秉承“建筑回归艺术,创作呼应时代”的办学理念,依托(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学科优势,错质传统工科教育,强化空间艺术创作,致力建设西部地区高等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和创作高地,打造全国重点美术院校有重大影响力的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专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建筑学专业先后于2007年建成校级特色专业,2009年成为重庆市级特色专业,2016年获批重庆市“三特”专业。

在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精神指引下,建筑艺术系学科定位于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 的“艺术+建筑/风景园林”,致力于建设以专业教学为主、城乡空间艺术研究与创作并重的教学研创型系科,立足本土、植根西南、服务城乡、聚焦亚洲,形成了基于“人文艺术”、“地域文化”、“社会需求”为导向的“1235多维立体倒金字塔”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当代艺术视野和空间艺术素养的建筑学和风景园林设计创作创新型人才。

建筑艺术系现有在职教职工21人,专任教师16人,教学管理人员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在读博士生1人。外聘教师11人,其中外籍教师4人,外聘教师均为学术机构及行业企业的有丰富从业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高级管理人才。

“三特”思路 全面打造复合型人才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建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建筑艺术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托川美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学术前瞻性、独特地理山水环境和人文底蕴,凝练出“三特”建设思路,着力培养有人文关怀、有创新意识、有独特竞争力的人才。

“三位一体”注重“人文艺术”“建筑技术”融合。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学科理论框架,以研究本土原创性实验建筑为主攻方向,以人文艺术素养与科学技术并重,从艺术与城市——助力艺术介入,协调城市空间建设;开放与跨界——严守艺术本底,倡导学科跨界融合;生态与文化——植根生态文明,探索山地城市艺术三个方面构建“科技+人文+生态”“三位一体”的特色培养理念。建设跨学科师资团队,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培养融合“人文艺术”与“建筑技术”的新型建筑设计人才,满足社会对新时期建筑设计专门人才的需求。

“技能+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启发式、重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和科研领先、教学跟进的具体操作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技能教学”转向“素质教育”。配合学校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探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有艺术学院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构建“技术+技能”为一体的培养体系。

“基础能力+拔尖升级”强调差异性培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动态和需求,确定“基础能力+拔尖升级”并重的差异性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基础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社会从业能力,逐步掌握设计规范,推行业务实践课程,构建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师职业精神,把学生真正放到社会实践中去,适应经济社会的建设需要;拔尖升级培养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特别是当代艺术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素质培养,重点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造创新能力,适应建筑艺术的国际化、未来化发展趋向。

“三跨”实践 协同创新教学改革

在当今建筑设计行业多元化需求的倒逼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视野下,传统“单一工匠技能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时代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建筑艺术系秉承差异性、开放性和融合性的教学特色理念,实施了一系列跨校、跨界、跨境的联合教学活动。

跨校教学,错质培养。创建跨越校际界限的资源共享新体系,跨越学科背景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强化“当代艺术视野的设计师”之特色培养,突破以往设计单一选题、同质雷同的模式,为差异化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在国内艺术院校中,与中央美院、广州美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持续合作六届四校联合毕业设计项目;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筑艺术系办学实力也获得传统工科建筑院校的认可,受邀并承办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传统工科建筑名校共同参加的2018年全国建筑学专业“8+”联合毕业设计,活动中建筑艺术系毕业生的设计创作能力大获好评。

跨界平台,对接需求。搭建跨越校企界限的设计联动教学新平台,协同创新毕业设计教改,改变以往设计纸上谈兵现象,为学生精准就业提供平台。以当前社会紧迫性问题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重心,以“知行合一、服务社会”为出发点,指导毕业设计选题;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和成果转化平台,针对市场人才需求,强化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毕业设计工作室”形式对接企业及社会,第一时间将科研成果进行社会转化。

跨境师资,共享资源。建立跨越国际界限的联合教学新机制,关注国家战略、提升国际影响,突破以往设计封闭教学的模式,师资队伍多元吸纳,为体系性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机会。在多元化联合特色培养的国际坐标上,与印度、越南、新加坡等亚洲知名院校4次组织实施“亚洲城市设计系列工作坊”;与世界知名建筑院校开展教学项目合作,如英国AA建筑教育联盟的“暑期实训工作坊”、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博弈城市工作坊”、巴黎第八大学“艺术与环境工作坊”等。

(文:袁月、李皓;图:建筑艺术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