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光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第10讲 《艺术方法的选择与本土经验的融入》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1日 19:10 作者:蓝振宇 浏览: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光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第10

《艺术方法的选择与本土经验的融入》

 

 717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光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第10次课程在(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黄桷坪校区坦克库进行。本次课程由(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雕塑系副教授、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重庆雕塑学会理事唐勇主讲。课程名为《艺术方法的选择与本土经验的融入》,授课内容主要以中国雕塑所历经的三次重大转变为主线,阐述其历史发展的脉络。


唐老师以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节点,将古代雕塑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佛教传入之前,主要是原始雕塑(以陶塑、 骨木、石器为主)、商周雕塑(工艺性雕塑、明器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和秦汉雕塑(综合运用圆雕、浮雕及线刻)。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唐老师总结到,此大型雕塑具有高度地写实性,人物刻画生动传神,且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雕塑。佛教传入之后,佛教雕塑逐渐成为中国雕塑的首要表现题材,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清。佛教雕塑在不断和汉文化融合的进程中,促进了中国人物雕塑风格的多样化和民族化。清朝时期,中国佛教龛窟造像已经基本停止,较有特色的是建筑装饰雕塑和工艺雕塑。

二十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雕塑传统和苏联的写实主义雕塑对中国雕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典写实主义雕塑成为中国雕塑教育的重点与核心,并形成了以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题,以西方写实语言为基础的雕塑形式。

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促使中国雕塑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80年代,雕塑注重对形式美以及现代主义风格的追求。90年代,雕塑注重“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反思都市城镇的消费文化。2000年以后,当代雕塑以观念雕塑为主,呈现出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强调“物性”媒介的研究,重视身体体验与“剧场化”的表达。

另外,唐老师还以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为例,梳理了近年来的创作理念与艺术实践,并为同学们展示了关于光艺术与雕塑融合的设计案例。

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学员们深入了解到中国雕塑在与外来宗教、哲学、文化及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中,所逐渐演变的发展脉络,对个人日后的艺术创作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启发意义。

 


(文:彭袁 图:蓝振宇 郑雯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