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要闻
《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美术馆走出围墙,艺术共享”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9日 10:21   作者:李苗利   来源:党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    浏览:

5月29日,《人民日报》文化版以《广泛开展美育课、拓展艺术普及形式,(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美术馆——走出围墙 艺术共享(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题,用大半版的篇幅,报道了韦德网站美术馆主动服务社会、开展公共美育、致力艺术普及、实现艺术共享的系列经验做法。


以下是报道全文:

广泛开展美育课、拓展艺术普及形式,(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美术馆——

走出围墙 艺术共享(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常碧罗 2023-05-29 00:00

川美美术馆外景。

图片为川美美术馆提供

学生在参加川美美术馆举办的研学活动。

图片为川美美术馆提供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强调“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美术馆建、藏、管、用水平。

美术馆是艺术的殿堂,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今起,本版推出一组策划,关注近年来各级各类美术馆在典藏活化利用、开展公共教育、树立特色风格、推动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讨美术馆高质量发展之道。

——编 者

夜幕降临,位于重庆高新区的(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美术馆(以下简称“川美美术馆”)门前,一场时装秀表演拉开帷幕。这是(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毕业生们带来的毕业演出。每年毕业季,(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都会在川美美术馆为附近居民献上系列精彩展演。

依托(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教学教研的优质资源,兼具公共美术馆和高校美术馆特色的川美美术馆,成为普及文化艺术教育、提供高品质公众文化艺术服务的重要场所。2022年,川美美术馆共开展56场公共教育活动,线上线下服务200余万人次。

美育公开课

打开艺术大门

“住在嘉陵江畔,观察重庆人民的生活,徐悲鸿创作了《巴人汲水图》。大家看这幅作品,一级级台阶串联起舀水、让路、登高的汲水场景……”

直播间里,一堂线上美育公开课吸引十几万人在线观看。川美美术馆馆长、(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艺术人文学院教授何桂彦娓娓道来,讲述“星汉灿烂:中国现代美术在重庆(1937—1949)”系列展览。讲解开始前,何桂彦详细梳理了展览中的作品,“我们要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讲解艺术作品,吸引更多人走进美术馆。”

“原来重庆还有这么丰富的艺术历史”“当时张大千创作的地方就在我家附近”……直播间内,网友与主讲人不断互动,何桂彦为网友们提供了“重庆艺术地图”,寻觅这座城市的艺术气息。直播结束后没多久,何桂彦接到了一通电话:“何教授,上次您直播讲到的林风眠在重庆的创作地点,我找到了!”

如今,越来越多市民走进川美美术馆,走进直播间,聆听艺术家们带来的美育课。依托开放的川美美术馆,(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的专业教师有了更多和普通市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前不久,“文明的尺度——中国与意大利当代艺术展”开展,借此机会,川美美术馆举行了美育公开课。授课的不仅有(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的专家,还有来自北京和意大利的知名策展人。现场,川美美术馆还特地为观众提供了同声传译。

“面对不同人群,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艺术作品的鉴赏,期待以这样的方式,让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何桂彦说。

夜游美术馆

艺术融入街区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美术馆之夜”搬到了街区里。

自2021年首次举办以来,由(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主办、川美美术馆策划并承办的“美术馆之夜”系列活动,已成为(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开放的六月”毕业季的重要艺术活动。

(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以往的毕业灯光秀和时装秀,都在川美美术馆中庭举办,今年,为了更为广泛地向公众普及艺术,川美美术馆联合重庆高新区、重庆市文旅委,将秀场设在熙街。川美美术馆在设计观看座位时,还特意让嘉宾和观众交错就座,方便沟通交流。

考虑到许多市民白天上班,无暇欣赏艺术作品,川美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为市民提供更弹性的看展选择。

晚上的川美美术馆,有什么看头?

“我的创作理念来自服装,我将服装、建筑以及未来生活方式相结合,同时,将新型面料和传统编织技法结合在一起。”

“如何传承文化遗产,让优秀传统文化历久不衰?我以石刻造像群作为主体创作对象,结合当下旅游业发展,创作了这幅作品。”

…………

在艺术作品前,(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的师生们介绍着自己的创作故事和理念。观众们和创作者面对面沟通,共同分享对艺术的感知。

活动期间,川美美术馆还为观众提供了免费的讲解导览和公开课。精妙的艺术作品、充满艺术氛围的灯光、作者与观众的零距离对话……“感觉艺术离我们没有那么遥远。”市民小周说。

每年的“美术馆之夜”活动,都相当受欢迎。2022年活动期间,川美美术馆组织了公益讲解导览61场,以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了9场毕业作品云导览,设计推出了5款艺术衍生品。

沉浸式体验

走进艺术生活

如何让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川美美术馆将体验式看展融入美术馆空间。

最让何桂彦难忘的,是“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为了增强观众的沉浸感,策展之初,川美美术馆就从多个维度探索展览陈列和数字化场景应用。

“我们将平面的书籍以错落起伏的装裱方式展示,1100余件亚克力装裱的书页,以磅礴的气势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长河,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图像信息。我们想给观众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和心理体验,感受中国历代绘画的风貌与变化。”何桂彦说。

一些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呈现后备受欢迎。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其中之一。川美美术馆联合相关机构,将画面中的元素提取出来,给观众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视觉效果——

对着屏幕上的山大吼一声,山谷传来阵阵回音;用手拍一拍,百鸟从山中展翅高飞;随着脚步移动,点点流萤汇聚成星河……四季变化,花鸟鱼虫,飞舞游动,艺术品动起来,观众在画中与古人对话。

在“文明的尺度——中国与意大利当代艺术展”举办期间,川美美术馆推出了充满体验性和趣味性的系列工作坊。

“大家用这些废旧的布块和材料,来装饰我们的衣服……”这是“破茧之衣:儿童工作坊”的活动现场。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展览涉及的艺术流派,川美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带领他们观察、触摸艺术品创作原料,感受不同原料的差别。每个小朋友还可以利用美术馆提供的材料,在自己的衣服上进行创作。

在“色彩之爱”活动上,孩子们了解独特的彩绘玻璃窗,在玻璃上画出父母的模样;在“酒神之花”课堂中,观众们体验插花艺术,用鲜花对废旧酒瓶进行装饰和花艺创作……

如今,川美美术馆已不再是一座等待观众前来的建筑,在形式多样的活动助力下,美术馆正主动走进公众视野、融入日常生活。“经过多年的公共美育工作,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花时间走进美术馆,有关的艺术消费也有所提升。”何桂彦感到欣慰,“我们希望美术馆成为共享艺术的平台,也希望走进美术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制图:张芳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