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界
重庆晨报:三十而立 你立起来了吗?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1日 20:48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浏览:
        重庆80后艺术家彭伟的一张版画作品《而立之年》,近日获得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的金奖。在这张版画上,刻刀刻出了一个当代青年的脸庞,他看向前方的眼神很坚定,又似乎有那么一丝迷茫。这个青年的形象,被认为是代表了当下多数80后的心态。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人一般认为,三十而立,就是指经过了前面的学习,人到了30岁的时候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并承担相应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重庆晨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艺术家,在不同的年代,青年人的精神和外在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人们对“三十而立”也有着不同的认识。

    2010年代,80后的而立之年

像罗丹这样的80后们,将逐渐承担起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当代艺术家,(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教师,生于1981年。)

80后的罗丹正在经历着大部分80后正在经历的事情——当爸爸了。“过了30岁,我觉得我的重心有所调整,家庭这一部分占的比重更大了。”罗丹说,现在也许在工作室画画的时间要比以前少了一些,“但这并不会影响我的创作,因为新的身份,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积累和沉淀,也会促进我的艺术创作。”

扎着小辫子、穿着时尚,喜欢摇滚、汽车、摩托,这是生活中的罗丹。戴着大墨镜,抱着电吉他,梳着爆炸头,这是罗丹画中的年轻人。可以看出,罗丹和他的作品一样时尚,“我肯定和80后都一样,关注时尚,关注自己喜欢并了解的领域,然后再把这些变为我的创作。”

但在罗丹看来,80后的而立之年并不只有“压力大”、“迷茫”,关键的是“变”。“80后现在大部分都面临着‘变’,身份的转变、工作的转变、家庭的转变。”罗丹认为,“变是肯定会有的,但转不转就看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了。80后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论是创作还是工作,当然也包括生活。”

2000年代,70后的而立之年

像赵晓东这样的一代人,见证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油画家,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生于1971年。)

30岁时的赵晓东,还在成都过着悠闲的日子,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田园般的生活”。“那时候在成都当老师,成都的生活太舒适、太滋润了,但自己却觉得有点不对,想着要转型。”紧接着赵晓东就收到了重庆大学的邀请,他决定来重庆,生活和创作都要转型。

到重庆后,赵晓东开始画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棒棒、农民工等社会草根阶层。赵晓东说:“因为从上学开始画的模特就是这些城市的边缘人,所以他们是我一直关注的对象。”

在赵晓东看来,他们这一代人“生活的社会更加开放,因此也遇到了一些比较好的时机”。“我们见证了电子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上大学时BB机才开始流行,要自己出去打几个月工才能买得起一台BB机,而80后进大学就已用上了手机。”

在赵晓东的而立之年,他们喜欢模仿港台明星的穿着。“大学的时候就在黄桷坪看张国荣、万梓良、周润发他们演的电影,我们也追星,他们就是我们模仿的对象。”赵晓东回忆:“头发打摩丝,要么梳一个大背头,要么梳一个中分,脚上经常穿的是高帮靴子。”

1990年代,60后的而立之年

30岁的时候,邓建强还在合川文化馆工作。“那个时候主要负责美术创作组织和辅导工作,自己画画的时间比较少。”邓建强回忆,“当时工作还算有些成绩,我们把合川的工笔画带到了中国美术馆做展览,这对于一个县级城市来说,是非常难的。”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邓建强作品都是风景画,但邓建强却透露,最开始他也是画工笔人物画的。“那个时候接触最多的就是工笔画。”邓建强介绍说,他自己主要是画一些民间艺术造型,比如从传统剪纸艺术中提取人物形象来进行创作。

而提到自己30岁时的状态,邓建强想了想回忆说,“90年代初的时候,大家都还是非常简单,非常朴实的,不像现在很多人都想着要买房买车,那时候可能更多的人都想的是在工作上怎么做得更好。”邓建强笑说,当年对他刺激最大的算是“万元户”了。“那时候万元户就算很有钱了,周围很多人都去搞装修,或者搞养殖,都能挣着钱。”但他一直在画画这件事上坚持了下来,从没考虑做点其他的。

1980年代,50后的而立之年

傅文俊30岁的时候,还在(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上学。在考进川美之前,傅文俊曾是一个单位的宣传干事,因为单位领导不放人,直到1983年领导更换,他才有了机会考大学。早在1978年就开始接触摄影并拥有了相机的傅文俊,因为当时美院没有开设摄影专业,他最后报考了绘画系。“那个时候大学毕业包分配,我就又回单位当宣传干事了。”

但傅文俊并没有打算一直当个宣传干事,80年代初他已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摄影作品,琢磨起了艺术摄影,“之前单位需要的宣传照片都拍得比较写实,自己研究的艺术拍摄,在当时看来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照片。”不过傅文俊在这条道路上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现在,他的观念摄影作品还经常在国际性的艺术展览中获奖。

对于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傅文俊说当年他们都喜欢装深沉,就算是很熟的同学在校园里碰到,也只是浅浅一笑打个招呼。“那个时候开始流行穿喇叭裤,没事扛个大收音机。”傅文俊说,特别是艺术学院的学生,“都留着很长的头发,看着很脏,而牛仔裤因为画画经常沾有颜料,久而久之就变成彩色的了,大家也不洗,觉得那样才是艺术家。”

不过,傅文俊回忆说,当时的学生非常勤奋,“课时不够,外面女模特是1块钱,男模特是6毛,我们同学就自己凑钱请模特加课时,大家都非常刻苦。”

来源:重庆晨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