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报道链接: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10&id=1626708
白色的宇航服中心,红蓝相间的星空、地球、空间站构型以及飞船尾焰融为一体,组合成了庄重大气、蓬勃向上的标识。
这个寓意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标识,出自(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设计学院2022级研究生谭昊瑜之手。
10月26日11时13分59秒,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作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设计者,谭昊瑜受邀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观摩神舟十七号发射任务,亲眼见证了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三位航天员穿着印有自己设计标识的宇航服飞向太空。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穿着有(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设计标识的宇航服。
画笔筑梦飞天川美设计随神舟十七号升空
“在现场齐声的倒数声里,我看到火箭点火,然后一声巨响,浓烟升腾,火箭升空,欢呼声震耳欲聋地在耳边响起。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上午11点45分,在观看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后,谭昊瑜第一时间连线(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分享了她的心情。
▲谭昊瑜在现场连线(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记者 李晟 摄
谭昊瑜说,(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一直在教育每一位学生做人民设计师,经过这一次后,她深深地认识到,只有设计对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时候,才能真正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
▲(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设计学院2022级研究生谭昊瑜受邀在发射现场观看神舟十七号发射全过程。记者 李晟 摄
这个标识是如何出炉的?
(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副院长段胜峰说,今年2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了《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年度天舟六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
征集公告发布后,(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设计学院迅速成立了以向海涛、胡永攀、晏莉、吕曦等教师为主的跨专业指导教师团队,并向全院学生发起征集活动动员,最终十余名研究生和二十余名本科生参与了此次创作活动。
创作过程中,师生团队不惧时间紧张、不畏任务繁重,先后开展了1次任务分析、3轮修改讨论、2次在线审稿,完成并提交了36套108枚标识设计方案。
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相关飞行标识,该团队中2022级研究生谭昊瑜的设计作品被选定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成为唯一一个由高校学生执笔设计并被选用的作品。
标识的整个设计以星空、地球、空间站构型以及飞船尾焰为主要元素,采用居中均衡的构图方式,表现了飞行任务中神舟十七号对接空间站的前向端口;将神舟飞船喷射的尾焰与数字“十七”相结合,整个画面展现出向上勃发的视觉冲击力,寓意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谭昊瑜说,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上取得的成绩,既是她个人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体现,更是(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设计学科突破以传授技能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熔铸到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推动从“专业技能型”到“社会主题型”的设计人才培养改革,打造培育“人民设计师”的川美样板。
服务航天强国建设月球天梯搭建一条天上“丝绸之路”
载人航天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是万众瞩目的崇高事业。(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将航天设计作为社会主题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成立了由(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副院长段胜峰牵头的跨专业航天设计团队。
团队涵盖了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文创设计等专业师生,承担了包括装备预研项目、重庆市教委科技重大项目、型号研制委托项目等一批重要的设计和研究项目,产生了以“航天服”“智能可重构载人月球车”“月球天梯”等为代表的一批重要设计成果,获得多个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培育出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者谭昊瑜、电影《流浪地球2》太空电梯概念设计团队成员迟铭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
▲(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段胜峰教授牵头设计团队进行工业设计的月球车。(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供图
早在2016年,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预先研究项目资助下,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联动(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等高校合作开展了“多段式多功能载运月球天梯概念研究”“多功能载人月球车”等研究。
(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副院长段胜峰说,“多段式多功能载运月球天梯概念”以解决已有地球和月球间载运工具面临的运行寿命周期短、发射成本高、重复利用率低、空间浪费较大、载人空间小等问题为目标。月球天梯主要由海基/月面平台、天梯绳索、爬升器、太空舱、平衡锤、同步轨道空间站等组成,包括近地天梯、太空天梯、近月天梯三个子系统。
月球漫游之旅首先搭乘近地天梯,从建设在地球海面的海上基座出发,可载人载货的太空舱沿着由碳纳米管材料制成的天梯绳索来到地球空间站。再从这里发射,通过太空舱自带的动力系统飞向月球空间站。当太空舱与月球空间站对接后,便会再次沿着天梯绳索搭乘近月天梯到达月球表面。
天梯系统是低成本常态化快速进入太空的手段,与传统的火箭、飞船相比,月球天梯具有高效率、大荷载、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如同在太空建起了一条天上“丝绸之路”。
到达月球后,要继续“漫游”之旅,代步工具必不可少。
段胜峰说,月球表面崎岖不堪,宇航员穿着笨重的宇航服本身行动不便,而且大多数科研工作需要携带铲子、镐头等工具从不同地点采集样本并带回登月舱。此时,如果有车代步,将极大地方便在月球的探索。
段胜峰教授牵头的设计团队围绕月球车整车概念、变幅轮毂、车身造型和文化概念进行了系列设计。团队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与飞天飘带绕结,契合“天上丝绸之路”,构建了“中国方式”的月球车解决方案。
重庆大学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多功能载人月球车,加入记忆式对称折叠车身和智能感知变幅的概念,开发出了适合月球环境的自主创新载人月球车。
这是世界上首台融入“中国风”的月球车,轻便灵活,具备地形匹配能力,适合于月面山坡、沟壑等复杂地形,能满足良好的动力性、通过性、舒适性以及高稳定性等性能要求。单台月球车可搭乘2名宇航员,最高时速可达25千米,可满足月昼探测、月夜数据处理与传输等功能,具备与其他设备重构的能力。
培养“人民设计师”川美师生用设计助力强国建设
在“社会主题型”设计人才培养改革理念的熏陶下以及“人民设计师”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的学生更加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需求,积极探索设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人民和社会需求的途径,创作了一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作品。
段胜峰说,(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的设计学科也逐步实现了“命题里有国家,画笔里有使命,作品里有人民”,培养出了一批具有“泥土味”“人民情”“中国心”的人民设计师。
该校2021级研究生孙华杰、秦祖淦、刘奕辰聚焦应急救援和生命安全,设计“INTEGRATOR火灾救援集成设备”作品,斩获IF新秀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铜奖等重要奖项,获得重庆市历史上首个工业设计国家政府奖项;研究生张素筠聚焦冬奥会重大活动,设计“热情连接世界”海报,被选为冬奥会官方海报之一。
此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魅力重庆”彩车设计、“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重庆单元设计等重大设计活动中也有该校大量学生参与创作……这是(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依托社会主题开展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长期践行“人民设计师”培养模式的典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