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1954年生于重庆, 198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1992年师从加拿大铜版画家DAVID SILVERBERG教授学习铜版,1998年师从英国奥斯特大学DAVID BARKER教授学习铜版。现为(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版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多次获奖,作品被收入大型画册。出版了《现代铜版(凹版)画艺术》、《木版画》等著作。曾被评为(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2009~2011年度优秀教师。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老师,您好!请简单谈一下您学习版画的经历及体会。
李仲(以下简称李):我学习版画与重庆这座城市有关。上世纪60年代,重庆是国内三大版画创作重镇(黑龙江、江苏、重庆)之一。重庆版画以贴近生活为特点,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在少年时期,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到版画,耳濡目染,也就喜欢上了版画。在中学时期,我已经开始尝试拿起刻刀做小版画。
70年代,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我和重庆两万多名知识青年到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部队建制的兵团比较重视知青们的文化生活,经常开展一些文艺活动,包括绘画。在劳动之余,我仍然坚持画画,刻木刻。后来作为业余美术爱好者参加了兵团政治部和省文化厅组织的美术创作班,以版画的形式进行创作,作品还入选了当时的省美展。
版画是一门在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上都独具魅力的画种。它不以描摹对象和肖似自然为目的,运用概括、抽象等艺术手段,用意象手法传达视觉的意境。而且,版画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从古今中外的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中西方版画在题材、表现形式上虽有差异,但对版画品质和技术的追求是一致的。
记:您觉得版画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实际上,版画在当今的发展更趋多元化。版画是一门借助印刷技术而实现的艺术,新的技术一直推动版画的发展,同时手工创作的版画也依然富有生命力。作为一门纯艺术,它主要作用于人的心灵。作为画种来讲,纯艺术学科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即保持自身特点和发展创新的问题。一部分艺术家从版画自身的特点去创作,也有一些艺术家吸纳其他艺术种类的资源进行跨界创作,比如结合影像、装置。
但从客观上来讲,大部分艺术家因为创作的惯性或兴趣问题,会延续本身的创作方式。当然,不断有艺术家进行跨界或实验性的创作尝试,这种边缘融合会带来新的视觉感受。
记:在教学过程中,您如何指导学生的创作?
李:在创作教学中,教师好比医生看诊,指出每件作品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调整意见。从创作构想、艺术语言的使用到制作技术和路径,尽量遵从学生的创作意愿。我不太主张对学生进行强烈的批评,更多的是作为建设性意见的提供者,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记:在川美版画系教学这么多年,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在版画系这个集体里,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从老一辈教师身上学到的敬业精神,又传给年轻教师。在专业教学方面,我从其他老师及学生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而且在川美开放、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下,亦使我受益良多。
记:您对川美学子有什么寄语?
李:考入四川美院,对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要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利用短暂的四年时间多学习知识和技术,开阔眼界,提高个人能力。人生中,除了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以外,其它的一切都可能被剥夺,比如青春、健康、财富……而个人的能力、修养是伴随一生的。所以,在大学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不要荒废学业,“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后记:李老师的工作室中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在白色的灯光下,我们仔细聆听着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李老师的话意味深长,值得每一位同学深思。
(学通社 李皓 赵小丹 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