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学术
《光明日报》刊登韦德网站黄山教授文章《唤醒千年神采》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8日 17:24   作者:党委宣传部   来源:党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    浏览:

9月30日,《光明日报》(2018年09月30日 09版)刊登了韦德网站中国画系教授黄山的文章《唤醒千年神采》。

 

以下是全文内容:

唤醒千年神采

永乐宫壁画-局部

克孜尔石窟壁画(临摹)

敦煌壁画(临摹)

【探索星空】

中国壁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特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一条重要脉络。古丝绸之路孕育了中国传统壁画,形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壁画艺术的交流与繁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鼓舞下,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与新疆龟兹研究院合作,于2015年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传统壁画艺术研讨会”,吹响了“一带一路”壁画研究的时代号角。随后,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于2016年在(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壁画论坛”。近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壁画论坛——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暨作品展”再次来到(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汇集了敦煌研究院、龟兹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的壁画复制与修复作品200件,全面呈现了中国传统壁画复制与修复研究的最新成果。

此次展览中既有董希文、吴冠中、刘文西、黄永玉、范金鳌、林凡、段文杰、杜显清等老一辈名家的临摹作品,也有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复制与修复的精品力作。作品中既能看到以“客观临摹”“整理临摹”“复原临摹”为基本程式的传统方法,也有运用当代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创新临摹”“探索临摹”的有效尝试。展览以全新的视觉呈现和多途径的传播方式,让千年壁画走出洞窟和寺庙,走入展厅,走入大众,实现艺术服务社会的理想,激活了传统壁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此次论坛暨展览以“扎根中国大地”“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国精神”为宗旨,探讨传统壁画复制、修复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交流最新成果与经验,搭建研究机构与艺术院校的交流平台,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传统壁画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1年5月,正值抗战时期,为了探索中国画的艺术源流,从古代壁画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继承和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成都南虹艺术专科学校((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前身)任教的张大千和妻子杨宛君、次子张心智以及学生一行数十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敦煌莫高窟。历时两年零七个月,张大千完成了对309个洞窟的编号,成为为莫高窟编号的第一人。他临摹敦煌壁画共276件,为保存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张大千对敦煌石窟艺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开画界学习敦煌壁画之先河,将博大精深的东方艺术与敦煌石窟壁画介绍到全世界,对推动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的认识和普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张大千敦煌摹品中留存的“白画”,对于壁画粉本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据张心智回忆:“他还到青海西宁邀请藏族画师赴敦煌协助临摹工作。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对摹品负责,张大千在每幅画上都注明了画家的名字。所以在他的许多临摹壁画作品中都标有‘番僧某某同画’字样。”

“敦煌学”的发展和兴起,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唤醒和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由此而及,成为许多画家前赴后继学习研究壁画艺术的精神源头。以张大千、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李其琼等为代表的画家,在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历程中,披肝沥胆,潜心研究,大力宣传,使得敦煌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逐渐建立起完整、科学的体系。

环顾展厅,董希文复制的敦煌壁画莫高窟《北周第428窟降变》引人关注。此作复制于1944年,作品用笔兼具大写意的神韵和工笔画的精谨细腻。董希文强调对原作精神的绝对忠实,临摹时力求达到原作最初的色彩状态。这充分展现出他对敦煌壁画色彩的独到理解和深刻领悟,以及为敦煌壁画的色彩研究作出的开拓性探索。更为可贵的是,传统壁画的博大精深,滋养着董希文对中华民族特色美术孜孜以求的心田,极大地增强和坚定了他探索油画民族化的信心与决心,这与他后来成为“油画中国风”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密不可分。

根植传统 激活创新

今天,在国家战略引领和国力强大的支撑下,更多的研究机构和艺术院校投入到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中,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材料、新技法的探索与应用,不仅使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迎来了空前的兴盛状态,更催生了大批敢于尝试、积极探索的壁画新生力量。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首都机场壁画为代表的优秀作品,照亮了当代壁画发展的崭新局面。张仃等人的《哪吒闹海》,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李化吉、权正环的《白蛇传》,祝大年的《森林之歌》,张国藩的《民间舞蹈》,袁运甫的《巴山蜀水》,肖惠祥的《科学的春天》等优秀作品,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壁画创作的经典和标杆。从这一时期至现在的近40年间,不断涌现出壁画创作的佳品。其中,侯一民、邓澍的《百花齐放》,刘秉江的《创造-收获-欢乐》,唐小禾、程犁的《楚乐》,孙景波的《蒙古民族英雄》,王颖生的《蒙古草原的希望》,唐晖的《世界历史巨人》,李林琢的《茶韵图》,孙韬的《北海揽胜》等作品,成为中国壁画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象征。

进入21世纪,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公共领域不断拓展,人民大众审美需求的提高,为当代壁画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代壁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传承中华美学特质,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致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今天的传统壁画复制与修复研究中,专业机构和艺术院校普遍运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当代科研体系。由于壁画文物修复的不可逆转性,计算机模拟修复和复制数据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数据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从现场考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存储到网络应用等操作规程,建立了相应的规范标准及技术参数指标,从而为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画理依据。而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则极大地拓展了壁画复制与修复研究领域的空间和维度。如新型航空蜂窝板的使用,便具有板面大、强度高、重量轻、平整度好和安装简便等优点,为复制作品的后续固存、安装运输和展陈提供了方便。由于有了高清的壁画软件处理数据,研究者获得了比过去在壁画现场都更为清晰的图像信息,使得壁画在细节的描绘和设色上更加精准,实现了壁画的真实还原。

保护理念的不断更新与科技手段的有效支撑,也使传统壁画由“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逐渐向“预防性”保护发展,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壁画保护的有效性。如2014年发掘的唐代韩休墓墓室壁画,就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将《乐舞图》《山水图》《朱雀图》整体搬迁,其余均以传统方法揭取回馆,避免了盗墓者的人为破坏和因墓室长年潮湿而造成的自然损毁。更大范围、更多数量、更为精准地复制和修复传统壁画,使其成为传统壁画再生的“新固本”,也是“预防性”保护传统壁画的有效措施之一。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壁画艺术必将迎来更加繁荣兴盛的明天。

(作者:黄山,系(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委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