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光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第8讲 《光与建筑实验》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1日 19:00 作者:蓝振宇 浏览: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光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第8讲《光与建筑实验》


7月15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光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第八次课程在(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黄桷坪校区坦克库进行。本次课程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张昕主讲,课程名为《光与建筑实验》。授课内容主要从“建筑光环境概念”、“建筑光环境的视觉效应”、“光与建筑实验”来深入探讨光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光学建立于“主观”物理量之上,是能量辐射的量子术语和视觉感受的结合。而对于光环境的概念解析,需首先理解“空间与环境”及“视觉与视觉环境”的关系,继而对“建筑光环境”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建筑光环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同其他诸多学科的诸多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建筑光环境下的视觉效应很重要。视觉效应的概念理解基于视觉的产生,视觉体验及视觉系统。可通过以下几点对视觉环境进行明确的认知:一是定向和定位;二是身体和安全;三是体力和精神的放松;四是生物钟调节;五是与自然的接触;六是个体区域的界定。而视觉效应下的观看效果,需取决于视觉任务、视觉能力和物体的能见度。

关于“光与建筑实验”,张教授给出了五点关于照明设计的方法论,比如认为需将“光意向”植入建筑设计概念之中;实现光与空间构成、功能组织的协同,重新梳理出建筑视觉逻辑等。同时,张教授谈到基础视觉任务可置于建筑学文脉,在设计形式上实现“赋形以光”与“赋光以形”的融合。

15日下午,张教授对“基于日光度量的照明规则”、“光的赋形”、“半透明性”、“影的设计”、等关键点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张教授特别对自己参与的故宫“倦勤斋”保护项目(光环境部分)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张教授鼓励大家,新技术趋势下的照明设计就是用前人没有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有目的性、正确地解决照明问题,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都能发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完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设计创作。


                         

(文:魏文力/图:郑雯俊、蓝振宇、吕嘉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