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服陈芳老师做客川美文化讲坛——垂衣而治:探究服饰的权力与资本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5日 17:01 作者:吴亚娜 浏览:

2018年10月31日晚7:00,由(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公共课教学部主办,教务处协办的“中国文化概论---川美文化大讲坛”第四讲,在川美虎溪校区多功能厅开讲。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芳做客大讲坛,为川美广大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垂衣而治:服饰的权力与资本》的精彩讲座。川美虎溪校区7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黄桷坪校区近400名师生观看了讲座的实况直播。本次讲座由川美公共课部教务主任郭昕老师主持,田源、吴亚娜老师统筹。公共课教学部主任杨茂森等参加了讲座。

陈芳老师在讲座开场指出,观念成为习惯风俗,随后形成规定,继而得到法的支持,形成制度,随后有了权力,成为国家。服饰作为仪式活动中的象征系统之一,与权力密不可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等级秩序。随后,陈老师以潘金莲的服饰为例,为我们剖析了服饰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首先,潘金莲的服饰彰显了她的身体资本——性感。她身着扣身衫子,酥胸微露,显出重重纽扣的抹胸儿,小脚上穿的红纱膝裤,与晚明世风带来的服饰形制的变化紧密相关,彰显着女性的魅力,体现出晚明纵欲风气的真实状况。其次,潘金莲淡雅的服饰展现出她的文化资本——才情。潘金莲是《金瓶梅》中唯一精通“诸子百家”、能写会算的文化女性,与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迥异。晚明世风确实存在对工诗善画的才女形象的推崇,是中国历史上“才女文化”的鼎盛时期。“才女文化”在晚明清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时有众多的女性读者和作者,而且有些还出版了她们的诗集;晚明文人将大量有书画才能的女性记入他们的笔记和诗文中;地方志亦对才女有所记载;从图像角度观察,晚明清初首次出现了女子正在读书的画面。较高的文化素养作为社会精英的特征,成为上层女性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女子的教育受到重视。男女性别的松动;新的“才情观”的推动;明代版刻高峰出版业的繁盛;母亲承担的对子女的教育角色;以家庭为中心在园林中雅集的文化交流形式;女子空间的扩大,游玩结社等都是“才女文化”产生的原因。再次,潘金莲并不奢华的服饰亦展示了其经济资本——独立。西门庆家实行“二级经济核算制”,这是晚明家庭经济消费的普遍模式,体现了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女性经济相对独立的状况。才女通过书画诗文,妓女通过出卖色相,纺织女通过织纴刺绣以获得额外收入,是晚明时期出现的相对独立的“女性经济”的新风气。

讲座的最后,陈芳老师提纲挈领地总结道,潘金莲的服饰体现的服饰与资本的关系——身体资本(性感),文化资本(才情),经济资本(独立),实际上是晚明世风的体现。陈老师语重心长地指出,古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难度大,亟待深入地展开研究,并勉励同学们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学习,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陈老师的讲座迎得在场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本次讲座是“中国文化概论——川美大讲坛”的第四讲“服饰的智慧——传统文化对中国服饰的影响”之专题讲座,旨在讲述中国服饰的演变,探究传统文化对中国历代服饰的深远影响。川美大讲坛是川美在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号召下,开设的全校学生的通识必修课程。本课程设置了“文化理论综论”与“艺术专题演绎”两大平行板块,每个版块分设六场专题讲座,每学期两个板块交替展开,形成文化理论与艺术审美的双向互渗。本次讲座是“艺术专题演绎”的第二讲,意在结合川美艺术院校的独特定位和需求,从艺术领域的微观视角剖析中华传统文化对艺术的深远影响,发掘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实践价值,打造川美的文化品牌课程。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的学习,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服饰彰显出的文化与权力的内蕴,拓宽了文化视野,夯实了文化理论基础,提高了文艺审美与鉴赏能力,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关闭